部分国产手机恶性竞争难出头
部分国产手机恶性竞争难出头
【手机王国·厂商动态】国产手机部分高配置低质量,这种行业潜规则成为3·15当天最受关注的焦点。跨入2014年,中国手机行业方兴未艾,诸如小米、华为等一大波极具市场活力的国产手机品牌涌现出来,行业中一片兴兴向荣。但是往细节里一看,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更像是急功近利的工业化扩张。
随着以三星为代表的安卓阵营祭出高配置大旗,安卓联盟近乎疯狂地抢夺苹果王国以外的领土,在这一片无主之地里,竞争变成了赤裸裸的肉搏。无论以任何方式,厂商们必须先夺取市场占有率然后才有底气跟上下游产业链谈判,获得更加低廉的成本。
在这一条畸形的路径上,催生出了“过剩”的高硬件配置,同时也导致了畸形的产品周期。放在市场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国际市场上,三星和HTC等品牌还会自觉的维持自己的口碑,但是众多中国手机厂商却没有这种“修养”了。
仅以国内来说,一个品牌在一年之内居然可以推出六七款手机,平均到每一款产品周期上还不到两个月。一方面来说这样减轻了库存压力,也能够将不断更新的配件加入新手机中增加竞争力;另一方面,这样的研发速度也只能更改配件,其他部分全部外购然后打包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