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沉思林青霞卸妆她记录了真实的香港电影人生活瞬间照片展现中国摄影获奖作品中的珍贵场景

  • 科技
  • 2025年05月13日
  • 成龙沉思、林青霞卸妆…她记录了真实的香港电影人生活瞬间。这些珍贵场景中,卢玉莹以她的镜头捕捉了电影人的真实面貌,从1979年至1983年,她为《电影双周刊》拍摄了无数照片,这是香港出版年期***长的电影杂志。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它是影迷们的精神食粮。 后来,她拍摄的照片还作为摄影集出版,书名简单直接,定为《电影人》。瘦小的身躯,干练的短发外加黑框眼镜

成龙沉思林青霞卸妆她记录了真实的香港电影人生活瞬间照片展现中国摄影获奖作品中的珍贵场景

成龙沉思、林青霞卸妆…她记录了真实的香港电影人生活瞬间。这些珍贵场景中,卢玉莹以她的镜头捕捉了电影人的真实面貌,从1979年至1983年,她为《电影双周刊》拍摄了无数照片,这是香港出版年期***长的电影杂志。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它是影迷们的精神食粮。

后来,她拍摄的照片还作为摄影集出版,书名简单直接,定为《电影人》。瘦小的身躯,干练的短发外加黑框眼镜,卢玉莹给人的第①印象更像是一个学者而不是摄影师。可从1972年开始,她便拿着父亲赠予的一台美能达(Minolta)的SRT101相机开始了她的摄影生涯,一拍就是近五十年。

喜欢纪实风格影像开辟专栏拍摄电影的“幕后英雄”70年代的香港,没有太多摄影课程,只有一些小型兴趣小组或沙龙活动,有经验和研究的小组会在内进行小范围经验传授。那时,卢玉莹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只能边做边学,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

虽是无师自通,但卢玉莹很喜欢看书常到图书馆和书店看别人的作品,对Life Magazine、《国家地理杂志》、《人民画报》这三种杂志作品钟爱有加。她受Eugene Smith(尤金·史密斯)、Robert Capa(罗伯特·卡帕)、Robert Frank(罗伯特·弗兰克)等纪实摄影师影响,而她的作品也偏向纪实风格。

有绘画基础,对照明很快便能上手。作为一位电影爱好者,卢玉莹早些年还和一班志同道合朋友组织了一个叫“火鸟電影會”的小圈子,在外国租借一些16厘米菲林回来放映,让香港对电影感兴趣、热心的一些人去看去接触这些電影。

久而久之,他们意识到推广香港電影文化需要个文化载体来进行推动,所以“火鳥電影會”自印了一本《火鳥第8》,來记录電影轶事。当《映画雙週刊》的诞生使得她有机会定期拍攝,這时候開辟專欄為「曝光人物」,通過拍攝電影「幕後英雄」將他們推介出來。这在當時香港雜誌界實属稀見之物。

这不仅建立了她的独特风格,还让她成为第①个在杂志照片下面写明“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的作者。她还是首位将记实性的工作带入到对明星日常生活中的作家之一,并且一直坚持这一点,即使是在当今这个充满争议与炒作的大众媒体时代也不例外。她认为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内在的情感,而非表面的装饰或故弄玄虚的手法。这一点,也许正是为什么许多艺术家都把她视为榜样,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在最简陋甚至最不利的情况下,以诚待人总是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人选。而对于那些想要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瞬间的人来说,无疑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教训。

猜你喜欢